Author Archives: hrma2

干粮馍

1976年在县水电局学习过一个月,其后参加了河西大会战的施工队的工作。在此期间,记忆最深的,是同心的干粮馍。 那时候,好像干粮馍只能偷偷地买,我们找到了几个卖干粮馍的地方。 当时,最美味的,也就是干粮馍了,过几天,去买一个,慢慢地吃完。 为了卖相好一点,同时又能省点面,干粮馍的边上都比较厚,但中间很薄很薄。 不知道现在还有干粮馍卖吗? 还是中间薄,边上厚?真想再吃一个干粮馍! 原发 同心网

Posted in 旧文重发, 生活故事 | Leave a comment

上海交大物理系主任办公室严重超标

当年,本人被主动离开物理系后,季向东大主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物理系会议室的一半改造成了系主任办公室,在物理系教师办公用房极端紧张,且后来不得不到校外租房的情况下,在已经给自己建了一个超大的粒子物理所所长办公套房的情况下,又改造了一个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的套房,进门是一间秘书室,内部是大主任的私人空间。 我一直没有搞清楚系主任是个什么级别的大干部,但中央规定了正部长级别的官员的办公室面积不能超过54平方米,季大主任看来是把自己当成准部级官员了! 目前,季大主任下台了,这个严重超标的办公室转到了王大主任的手上,似乎王大主任在这个大办公室里坐的也很愉快。 记得当年的几个老系主任,谢绳武,庞谦骏,张仲渊,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而是在系办有一张桌子,与系办的秘书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后来,郑杭做系主任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与总支书记共用一个办公室。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

北沟的炒哨子和南门广场的羊杂碎

1977年冬,第二次河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之前,作为施工队的成员,我们接受了水电局的培训。 培训的地点是靠近北沟的一处地方,20几个人,水电局的三位师傅每天讲课。 在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天晚饭后,几个人闲逛,在北沟边上闻到了肉的香味。于是决定探索一番。顺着香味,很快就找到了卖肉的人家。几个人一合计,决定改善一次伙食。于是走进了这家。几个大小伙子气势轩昂的走了进去,这家人真的被吓坏了,一再声明,没有肉卖(那个年代,卖肉好像还是违法的)。经过反复解释,总算让老板相信了我们就是想吃肉。于是,每人炒了半碗干哨子,老板送给我们每人一个干粮馍。相对于平时偶尔能在菜中找到一两个肉丁而言,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半碗肉。30多年过去了,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香的炒肉。1978年读大学后,每年回家,都是先到银川,第二天早晨在南门坐汽车到同心。那时候,早晨的南门广场有不少小摊子卖羊杂碎,我每次都要买一碗,露天,站在那里,油腻腻有点脏兮兮的碗,热腾腾的杂碎汤,泡上馍,多加一点辣子,吸溜吸溜吃完,浑身都热乎乎的。后来,回家的次数少了,也很少吃羊杂碎了。前几年去银川,吃了多次羊杂碎,可再也没有吃出过那个感觉。 原发 同心网

Posted in 生活故事 | Leave a comment

王志强视察马家高庄中学和文力在马高庄的即兴演讲

大概是1973年,我在马高庄中学读初一。 有一天,有一个在我们看来是绝对的大人物,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强同志在视察马高庄公社的同时也来到马高庄中学视察。视察可能是临时决定的,学校的老师似乎不知道王志强要来,因此也没有组织欢迎。王志强在一帮人的陪同下走到我们的教室门前,我正好要出们,在教室门口碰上了。王志强好像问了几个问题,大概是多大了,几年级之类。然后问,“你们考试了吗?考的怎么样?”,我告诉他考分,大概是九十几分吧。王志强听了,说很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来,在旁边的老师捏着一把冷汗。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考试,分数都是被批判的东西。处于天高皇帝远的马高庄中学,对学生要求比较严,受政治干扰比较少,对于考试还是比较重视的。当王志强突然来的时候,他们特别怕挨批,结果听到王志强表扬了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总算放心一点了。 同年秋天,旱了快一年,总算下了一场雨。同心县文力书记到马高庄检查抢种情况,在供销社门口被二十几个当地的老百姓给围住了。当时天旱,当年收成很差,农民生活非常困难,他们围住文书记要救济。文书记发表了一通演讲,我在边上看热闹,记得文书记有这么几句话:“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吃希,瓜菜代吗!“,”现在抓紧时间种点菜,还有二十多天才下霜吗,白菜也能长个瓦勾勾大吗!要生产自救吗!… …”.一通话竟然把一批讨救济的人给说的哑口无言,让出一条路来,文力书记钻进吉普车,车立刻就开走了。 王志强在77年被作为“四人帮”在宁夏的代理人之一受到批判,同时被批的还有已经突然去世的原区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康健民。造反派出身的区革委会副主任安建国则在77年突然被逮捕,罪名是打砸抢分子。 文力在同心县城解放的时候,在县城讨饭,当时的县委书记看到文力个子高,长得帅,人机灵,便招到县委做通讯员。此后一步步升到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当选过中纪委委员,现在已经退休,在银川养老。 原发同心网

Posted in 生活故事 | Leave a comment

好汉不提当年勇

人到了一定年龄,总喜欢说自己年轻时的英雄事迹,从一顿饭能吃二斤馒头到一个星期写一篇SCI论文,甚至包括上高中时打赢过一架,都会成为自我夸耀的题目。 其实,这恰恰说明,这些事情已经再也做不到了:现在只能吃二两馒头,半年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走路都跌跌撞撞,如果打架,挨打都不痛快。于是乎,只能在回忆中找自信了。 这样的老人多了,就有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一说,不过,为了自证曾经是好汉,除了说说当年的可以被看做好汉的表现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Posted in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

君子

有仇不报,非君子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活着是硬道理!!

Posted in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

这哥们竟然都当上国家领导人了

一不注意,这哥们都当上国家领导人了。http://baike.baidu.com/view/491515.htm

Posted in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

Too old to challenge, too young to retire

Middle fifties are frustrated ages, people at these ages are just  too old to challenge and  too young to retire.

Posted in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

活着 –2014年在科学网的最后一贴

这是发在科学网的一个帖子,也将是2014年在科学网的最后一贴。以后所有的东西将首发此处。 ———————————————————- 很快就过年了,发现自己还活着,甚欣。 这几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和其它院系 的几位曾经 朝夕相处的老师,朋友相继去世。这些人的身体都很好,然后,突然生病,不治而去。 第一个是物理系的教务员杨桂芬,曾经的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安排做教务员,似乎从来没有去过医院。突然发现生了肺癌,拖了两年,走了。 不到50岁。 然后是赵铁松教授,一位精力充沛的典型的东北人。从吉林大学调到上海交大,负责物理实验中心,为中心的上水平做出很大贡献。后来,人民大学为了建设物理实验中心,把他挖了过去,没有几年(2011)就因为癌症去世,时年48周岁。 2013年的10月,长假的最后一天,刘惠春教授突发脑溢血,16天后去世,53岁。刘惠春是加拿大的院士,物理系唯一全职上岗的千人计划学者。 2013年12月30日,电信学院的 陈大跃教授 感觉胸闷,自己开车去了附近的闵行中心医院。医院诊断是严重心梗,立即住院,并准备在病情稳定后手术。一周后,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去世,56岁。 过年是应该高兴的,但脑子里总是这些人的鲜活的身影。 过了50岁,还活着,其实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最近查了一下社保网,发现多年下来,账号里面有不小的一笔养老金。这些年,虽无积蓄,但在上海的住房也价值不菲 。 赵立平教授有次在讲座中说, 大多数人一辈子赚的钱,通常在离世的前两年全花在看病上了。其实,能花掉,也算不错了。悲催的是,还没有开始花储存的养老钱,就已经走了。 这几年有时考虑退休后的生活,现在发现,能活到退休其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 这当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帖子,此后,将不再更新这个博客。当然,我会经常来看看各位的帖子,偶尔也会发点评论之类的。 倘若想写点什么,我会放在自己刚刚建立的一个自留地里。 如果明年的这个时候还活着的话,我会回来再写一个活着的帖子的。 活着是硬道理!

Posted in 生活故事 | Leave a comment

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些评论

下面是发在科学网上的关于南方科技大学的一些评论,这些评论散落在若干博主的大作下面,通常针对某个主题。现在集中在这里,虽然没有了主题,但基本上反映了本人的看法。 ————————————————– 这是发在陈安的博文下面的一则评论。 [17]马红孺  2014-1-23 11:34 兄弟我借此宝地向李铭博主致以最强烈地祝贺! 说实在的,当年我对南方科技大学还是有过厚望的,但听说选了朱清时当首任校长后,基本上就不抱希望了。朱校长在科大的表现除了彻底放手让副校长们运作之外,实在是无法圈点。据说当年朱校长整天操心的,根本不是科大的事儿,而是教育部的事儿。 现今日我还对一个学校,上海纽约大学比较看好,主要的一点是虽然校长为华师大前校长俞立中,但实际主事的是纽约大学,俞校长的主要作用是忽悠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以及中国的官僚阶级。 —————————————————————- 这是肖重发整理的我的一些评论,感谢肖老师! 去行政化:马红孺点评朱清时 已有 1554 次阅读 2011-6-22 17:55 |个人分类:杂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朱清时 马红孺 去行政化 外部行政化 去行政化:马红孺点评朱清时 博主按:去行政化的内涵是什么?我想朱清时和马红孺的理解都是精准/到位的!但是,可悲的是,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为了“去行政化”而“去行政化”(根本不要行政部门),虽然说矫枉必须过正,但是显然朱清时的“去行政化”已经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进而演化成“校长独裁”/“个人单打独斗包打天下”。马红孺老师敏锐的观察到了朱清时的“命门”。我想这是解读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种种举措的一把钥匙。   马红孺老师在李宁老师博文的留言 我对南科大曾经抱有一定期望,但当我看到朱校长急吼吼的要招生的时候,已经彻底失望了。 一流的研究性大学中,本科生的培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科研团队的建设,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的招收。不幸的是,为了夺人眼球,朱校长把招收本科生放到了一个不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在完全没有建立教学计划,没有固定教师,没有建立起教学和实验平台的情况下,强行招生,完全违背了一个研究性大学的办学规律,也注定了未来的南科大只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培训学校。 一所大学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支持。问题在于行政在大学是支持和服务,而不是主导。“去行政化“应该是改变目前高校中存在的行政主导的现实状况,而不是不要行政。但朱校长的”去行政化“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当了多年中科大校长,深知大学中有一个盘根错结,不可动摇的行政系统,使得大学的运行可以完全离开校长而不受影响,或校长的不符合这个行政系统的任何行为都无法推行,所以朱校长一开始就选择了不要行政。 如果回过头去看朱校长在中科大校长位上的贡献,几乎可以用“不作为”来概括。也许这个不作为是无奈之举,强大的行政系统使校长不能有所作为。而当有了另一次有所作为的机遇之时,校长便选择了拒绝行政系统,而不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能贯彻学校理事会意志(不应该是校长意志!)的行政系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目前的后果。 马红孺老师在曹聪老师博文的留言 也许我理解错误,我觉得朱校长在经历了10年也无法撼动强大的大学行政系统之后,决定不要行政支持,不要团队理念,而打算建立一所完全是一个人的理念所主导的一流大学。不幸的是,这样的大学,不仅在中国建不起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也建不起来。在这种一个人的理念主导下,最多也就是一个私塾。 马红孺老师在我这篇博文里的留言 再明确一点: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个强大高效的行政系统来支持,而不仅仅是一批搞行政的人。这个行政系统要有从基本办事人员到处长的完整的行政等级,要有分工明确的行政机构,以及行政人员的正常晋升机制(包括提薪和提职)。没有这样一个行政系统的支持,大学的正常运行就不可能得到保证。 学校的发展方向,学科方向的设置和调整,对各研究方向的经费支持的强度和优先次序等重大问题,应该由一个主要由教师组成的委员会决定。“教授治校”,应该通过这个委员会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力来体现。具体的科研,教学,研究生培养的比较大的决策问题,应该由若干专门的委员会来决策。    朱清时关于去行政化的言论 1、大学行政化的表现是一切运作都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做什么事都是靠行政命令,谁权力大谁说了算,而不是通过学者、科学家讨论。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应该代表教授的声音,现在成员多为各个系的主任、院长甚至校长。 2、教授治校、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是大势所趋。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应该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的大学文化,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一个学校就像梅兰芳以前唱戏的剧团一样,学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梅兰芳能够唱好戏来运作,所有干部都是为梅兰芳搭戏台的人。在南方科技大学,老师能否获得尊重看他的个人能力和业绩,而不是看官职的高低,开学术会谁讲得精彩就把谁放在前面。 3、比起大学内部的行政化运作,更严重的是外部行政化。我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放权,现在人事、财权、评估、毕业证书发放等权力都在行政部门手中,学校被捆绑得一点活力都没有。外部行政化是高校内部行政化的根源。 4、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是必由之路,但需要慢慢来。“去行政化”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老学校行政化的机构和体制已经形成,只能逐步改变;“去行政化”应该从新生学校开始。从现在开始,对新建立的学校“去行政化”,进程应该很快。

Posted in 胡言乱语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