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作为一个科研的评价指标,当始于我的母校南京大学。记得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中心的前身)成立的时候(大概是80年代初期,83年左右),有好事者查了一下,发现将要成为南京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的成员的老师们总共发了200多篇SCI论文, 比北大物理系的还要多。(当时查起来不容易,是抱着大块头的SCI杂志找的,不像现在,在计算机上打个关键词就行了)后来, 有个国家核心期刊名目,大家都统计在核心期刊发了多少文章。 而这时,也许是因为还记得固体物理研究所成立时的那个数据, 或是因此受了启发, 物理系当时的系主任, 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向曲钦岳校长提了一个以SCI作为校内考核科研成绩的建议, 曲校长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建议, 开始了以SCI论文的科研考核。指挥棒的功能是很大的,几年下来, 南大的SCI论文逐年增长,很快就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国家的科研管理机构也在寻找一个定量的评价标准,很快也就发现了南大的这个标准。 于是,国家统计局开始发布每年每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SCI的各种排名,各个学校先后都不得不开始重视SCI了。 到此为止,SCI起的作用应该是正面的,对于促进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提高科研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此后这个东西就有点异化了。
异化,大约是从上海交大开始的,由于交大长期不重视基础研究,到了1997年左右,全校的SCI论文数已经降到了60篇左右,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强来自物理和材料两个系。如果没有国家统计局的SCI排名,我想交大到今天也不会把SCI论文当一回事,但是,排名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于是,交大领导便很快想出了对策, 重奖和重压! 大概是1998年吧, 交大出台了奖励SCI论文的政策,每篇SCI论文奖励一万元,其中90%为经费, 10%为现金;同时,研究生院出台了理工科博士生必须发表一篇SCI论文或EI论文才能申请学位的政策。重压和重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善于发表大量文章的老师调入了交大, 一些原来不大写文章的老师开始写文章了,博士生们更是无奈地想尽办法制造文章。 实行新的政策的当年,文章数就有了较大提高, 几年下来, 翻了几番,现在在全国高校中也名列前几名吧,每年SCI总数也早已超过千篇, 且以很大的导数继续增加。
这样以来, SCI排名的压力对交大是不存在了,于是, 每年奖励几千万经费成了校领导的切肤之痛。本来,奖励的目的就是为了排名好看一些, 而不是为了给那些拿不到学校的其他支持,踏踏实实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提供资助,因此,当目的已经达到, 再奖励实在是舍不得。另一方面, 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文章还是太少, 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更少, 由于目前普遍的对于Science和Nature的盲目崇拜,对于高影响因子的无知和迷信, 学校决定把SCI的杂志按照影响因子分类奖励了,当然,总的奖励金额也要大幅下降。同时,为了保证排名不受影响,对于博士生发文的规定,倒是毫无松动的迹象。反正,博士生想拿学位,就得为学校的SCI做贡献,至于实际水平,实际能力,似乎并不重要。
由于专业的差异, 影响因子只能部分的反映杂志的总体水平,以一个一级学科为单位选择,其实和以所有SCI杂志排序选择一样, 不能反映各个杂志的重要性。不过,既然要分类,就得排序,就得有个原则,也就能创造出若干个工作机会和位置,同时,也就给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的老师们再找几个管理者,再增加一些无聊的压力。 其实,这种奖励完全可以由各个院系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学校整体上给院系合适的资源就可以了,不过,领导似乎永远都不愿意相信那些诚实的人, 所以要制定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设防,至于骗子,那是很容易得到绝对信任的。
奖不奖SCI论文,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办学的方向。 大学如果不以教师和学生为本, 不以做学问和育人为主导,而是整天想着所谓的大项目,放卫星, 听大爆竹的声音, 实行完全的外行领导,行政主导, 那是绝对不可能办成一流大学的。 当年西南联大的巨大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国民党顾不上管了,从而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治校的缘故吧?